賀國偉
  在稱說死者尚存活之時,現在正式場合都用“生前”,如說“告慰生前友好、了卻生前意願”等。所以,“生前”就是指死者活著的時候。然而這個存活階段明明是“死前有巢氏房屋”,怎麼就變成“生前”了呢?
  按“前”與“後”的字義,“生前”應是“關鍵字廣告出生之前”或“有生命之前”,對於一個人來說,“生前”應指出生以前極為廣大而遙遠的時間,哪會有“生前友好”存在?其實,“生前”是一個後起之詞。人們在稱說“死”時,以“死”為時間標誌或談論節點,有了“死”就造出了“死後”的說法,對活著的那個階段一般就說“死前”。但是,為了避用顯得不很吉利的“死”字,人們就針對“死後”配用相反兩字,分別以“生”對應“死”,用“前”對應“後”,即用“生前”對應了“死後”。
  這一造詞造語現象,反映了詞語產生的社會或心理因素,如避用“死”字,以及造詞對應因素等。從這個角度觀察,有些不盡合理的詞語就有了合適的理據了。此外,尚有生命氣息的活人不可說“生前”,“生前”專門用於已死之士。  (原標題:“生前”實為“死永慶房屋前”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it37itdpg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